金融监管“一把手”重磅发声,释放十大政策信号

发布时间:2024-11-22 01:13:58 来源: sp20241122

  文/陈康亮

  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涉及货币政策、金融风险、产业发展、资本市场等热点问题,释放重磅政策信号。

  关于货币政策

  信号一: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目前,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信号二: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潘功胜指出,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过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过300万亿元,过去几年,每年贷款新增20万亿元左右,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0多万亿元。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

  信号三: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潘功胜表示,去年以来,美联储快速加息,但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政策利率稳步下行。我们将继续“以我为主”实施好利率调控,按照经济规律和逆周期宏观调控需要,引导和把握宏观利率水平,保持利率水平与实现潜在经济增速的要求相匹配。

  信号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潘功胜表示,今年以来,美元利率水平高企,全球避险情绪上升,推动美元指数升至2003年以来较高水平,带动非美元货币对美元集体贬值。得益于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对非美元货币有所升值。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关于金融风险

  信号五: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

  潘功胜表示,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提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早期纠正工作的标准化和权威性。

  信号六: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潘功胜表示,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一直以来,在中国,我们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信号七: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

  潘功胜表示,总的看,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

  一是严肃财经纪律,推动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通过盘活或出售资产等方式,筹措资源偿还债务。

  二是对于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地区,严格控制新增政府投资项目。

  三是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融资平台平等协商,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分类施策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控增量债务,并建立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必要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

  四是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并购重组、注入资产等方式,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转型成为不依赖政府信用、财务自主可持续的市场化企业。

  关于金融产业

  信号八:中国金融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从2003年原银监会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至今,已走过二十载春秋。二十年来,中国金融业高速发展,总资产从不到30万亿元跃升到超过450万亿元,增长了15倍。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部署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中国金融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其中,银行业发展势头稳健。过去三年,我国银行业信贷规模年均增速11.2%,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势头也不会改变。

  关于金融开放

  信号九: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

  李云泽表示,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改变!近年来,我们对接国际标准,健全一系列监管规则,最近又全面修订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和资本管理办法。我们将加快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持续增强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努力营造审慎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关于资本市场

  信号十:加强全面监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加强资本市场监管,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和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中国证监会的第一职责、法定职责。下一步,证监会将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不断提升监管适应性、针对性,守牢风险底线,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振投资者信心,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一是突出重典治本。加强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协作,持续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推动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体系,加大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重拳打击。

  二是突出改革开路。证监会将坚持注册制基本架构不动摇,并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动态评估优化定价、减持、再融资等制度安排。

  三是突出能力提升。对量化高频交易加强跟踪研判,完善监管举措。加强监管科技建设,强化跨部门信息共享,加强市场资金杠杆水平和企业债务风险的综合监测,努力做到对各种违法行为和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四是突出合力发挥。加强部际联动、央地协作,依法将各类证券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严把私募基金等领域准入关,严厉打击“伪私募”,清理整顿金交所、“伪金交所”,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