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塞尔维亚钢厂的职工,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复信

发布时间:2024-11-17 05:30:10 来源: sp20241117

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钢厂实现良好发展——

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4月29日,习近平主席复信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塞尔维亚籍职工,勉励他们为中塞友谊作出新贡献。习近平主席强调,斯梅戴雷沃钢厂的良好发展,是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也是两国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

“非常感谢习近平主席给我们复信,复信是塞中铁杆友谊的体现。我们将以复信为激励,做好本职工作,为两国友好合作作出更大贡献。”斯梅戴雷沃钢厂员工菲利奇·内纳德表示,“我们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再次访问塞尔维亚。”

“钢厂旧貌换新颜,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了保障”

驱车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向东南行驶约60公里,可以看到高速路旁有一片高大的厂房。这里便是成立于1913年的斯梅戴雷沃钢厂。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的斯梅戴雷沃钢厂,一度因设备老旧、管理不善等濒临倒闭。2016年4月,中国河钢集团投资该厂,成立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逐渐使钢厂摆脱经营危机。

2016年6月19日上午,正在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到斯梅戴雷沃钢厂参观。钢厂工人和家属、当地市民数千人夹道欢迎。高大宽敞的热轧车间内,机器轰鸣,热汽蒸腾,生产线上各种轧钢锻材不时呼啸而过。习近平主席不时驻足参观产品,并登上中控室,详细询问工艺环节,了解生产情况。在塞方领导人陪同下,习近平主席来到员工食堂同工人交流互动。

在钢厂发表讲话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塞企业携手合作,开启了两国产能合作的新篇章。这既是对两国传统友谊的延续,也体现了双方深化改革、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决心。中国企业一定会与塞方同行精诚合作。

8年来,斯梅戴雷沃钢厂逐渐走出困境、扭亏为盈,不仅保住了5000多名职工的工作,而且让钢厂重新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据钢厂副总经理王连玺介绍,2016年以来,钢厂累计实现出口创汇约47.7亿欧元,连续多年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2023年,钢厂为当地贡献产值7.95亿欧元,占塞尔维亚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15%。

在钢厂热轧车间中控室内,塞方员工正在工作。谢亚宏摄

“最困难的时候,钢厂几近停产。河钢集团接手经营后,钢厂旧貌换新颜,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了保障。”钢厂热轧车间生产经理伊万·马特科维奇说。他带着记者来到车间中控室。“这里的设备不久前刚完成更新,钢厂实现了全自动化管理,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都大大提高。”他说,“今年,我们有信心把车间的效益提高到新的水平。”

“斯梅戴雷沃钢厂起死回生是个成功的典范。它有力地证明‘一带一路’倡议给塞尔维亚带来的是就业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

“中国朋友带来的变化,让钢厂有了更强竞争力”

日前,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30名塞籍职工代表致信习近平主席,介绍钢厂发展近况及对当地民生改善的重要贡献,表达对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和促成该项目的感激之情。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表示,钢厂职工是中塞友好合作的参与者、见证者、贡献者,也是受益者。希望你们继续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热情投身钢厂运营和发展,为促进塞尔维亚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中塞铁杆友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我们非常激动。对我们来说,习近平主席的复信是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钢厂动力部门主任耶琳娜·帕萨里奇·帕维奇是向习近平主席致信的参与者,她对本报记者表示,“感谢习近平主席2016年参观钢厂,我们在信中向习近平主席汇报了钢厂的发展近况,并表示期待习近平主席再次访问塞尔维亚。”

钢厂首席运营官弗拉丹·米哈伊洛维奇坐在员工食堂里当年自己坐的位置,回想起2016年见到习近平主席时的情景。“习近平主席当时就坐在我旁边,微笑着听我介绍工厂情况。”他说,“如果有幸再次见到习近平主席,我一定会再次汇报我们的工作:在塞中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钢厂越来越好。”

在钢厂维修部机修工兹拉坦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不少塞中两国国旗。他告诉记者,这是当年欢迎习近平主席时使用的国旗,他一直将其作为两国友谊的见证保存着。得知习近平主席即将再次访问塞尔维亚,兹拉坦激动不已。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的工厂新建了许多项目和厂房,中国朋友带来的变化,让钢厂有了更强竞争力。”

在钢厂员工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兹拉坦所说的“新项目”之一——烧结厂。钢厂环保部门经理柳比卡·德拉克说,铁矿粉在烧结成块、去除杂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为此河钢集团引进中国的先进技术,于2022年建成新烧结厂,可以将所有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全部重新利用,杜绝了二次污染,“厂区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

斯梅戴雷沃钢厂新修建的烧结厂。 谢亚宏摄

“希望未来我的孩子也能在这里实现人生梦想”

近年来,为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斯梅戴雷沃钢厂不断改进工艺,提高自动化、循环利用、能源效率和绿色制造水平,建设实施绿色高效生产工艺改造项目。除了新烧结厂,加热炉、煤气柜等一批重点工程陆续投产,厂区不仅实现了高炉煤气零排放,每年还创造效益近3000万欧元。

钢厂的绿色低碳发展得到广泛认可。2023年,钢厂绿色环保项目“用现代技术减少粉尘污染”荣获欧盟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联合颁发的“绿色议程”奖励证书。今年4月,河钢集团与德国西门子集团签署共建数字化绿色化工厂项目合作协议,将合作把斯梅戴雷沃钢厂打造为欧洲领先的绿色、低碳和智能钢铁企业。

斯梅戴雷沃钢厂一直将本地员工的培养当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2016年以来,钢厂为近2000名塞方职工举办15期赴华培训和9期境外培训。新烧结机班组负责人奈纳德·博蒂奇是受益者之一。在中国师傅的帮助下,他操作设备愈发熟练,目前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他说:“我从中国朋友那里学会了很多技术。”

斯梅戴雷沃市的产业链大都围绕钢厂展开,这座城市因此被称为“钢铁之城”。随着钢厂效益的不断提升,斯梅戴雷沃市的经济状况也不断向好。据介绍,钢厂每年为斯梅戴雷沃市创造200个新的就业岗位,目前全市1/5人口的工作与钢厂有关。

马特科维奇的爷爷和父亲都在钢厂工作了一辈子,对钢厂充满感情的他曾带着孩子到工厂参观。展望未来,他说:“钢厂与我们家族的希望和梦想紧密相连。由于中国朋友的到来,我在三代人中实现了最好的职业发展。希望未来我的孩子也能在这里实现人生梦想。”

(本文由人民日报记者谢亚宏、任彦、张志文、沈小晓、王迪、王海林采写,责编:戴楷然)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