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种植 市场化运营 新疆持续夯实中药材产业基础

发布时间:2024-12-28 05:56:32 来源: sp20241228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悦

  近些年,新疆中药民族药在国内医药行业声名鹊起,产业发展日渐壮大。

  在市场拓展中,新疆特色中药材需求旺盛。自治区药企纷纷发力,引领示范药材规范化种植。

  如今,新疆中药材种植基地遍布天山南北,中医药产业渐成规模。在国家和自治区中医药政策引导支持下,我区中药材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基础更加夯实。

  规范种植夯实产业基础

  8月9日,在天山天池脚下的阜康市,新疆绿之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500亩药材种植基地绿意盎然。薄荷、一枝蒿散发着独特清香,小蜜蜂在洋甘菊花丛中嗡嗡地飞来飞去。

  “基地灌溉水源为天山雪水,气候、光照、土壤等自然条件优越。在种植管理上,我们采取节水智能灌溉、病虫害物理防治、有机施肥、杜绝农残,以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技术规范药材种植,确保药材安全、稳定、可控、有效。”绿之康农业科技公司技术人员芦俊一说。

  作为新进公司的大学生,她深知这一基地是新疆银朵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源地之一,也是公司每年上亿元销售额的独家产品复方一枝蒿颗粒品牌质量的源头保障,因此工作上不敢有一丝马虎。

  在基地,一枝蒿从育种、选种、栽培、田间管理、收获、晾晒,到做成药材的全过程都被仔细记录。“我们正在申报育种过程GAP认证(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后续还会申请专利。”芦俊一和小伙伴们都很高兴,因为他们所学的农学、生物医药专业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银朵兰药业公司总经理黄磊介绍,公司历经10年将野生一枝蒿成功驯化,编订了《一枝蒿药材企业内控标准》,填补国家药典中一枝蒿药材知识空白,还编制了新疆地方标准《一枝蒿生产技术规范》。除了药材种植、药品生产规范,现在公司高品质一枝蒿种质资源研究制作也有了很大突破。

  在深度探究一枝蒿药材种植特性及药性药效的同时,银朵兰药业公司还规模化开展了薄荷、板蓝根、小茴香、神香草、洋甘菊等20种新疆道地药材的人工驯化培育与规范化种植,形成了系列优质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银朵兰药业率先在全疆开展药材规范化种植,其基地和药材产业化是全疆的样板。复方一枝蒿颗粒抗病毒非常有效、品质优良、质量可控、源头可追溯,在新疆中药民族药中很有代表性。”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贾晓光回顾了几十年来复方一枝蒿颗粒“诞生”及成长过程,十分感慨。

  这些年,除了银朵兰药业公司,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众多药企,纷纷以“公司+农户+基地”或者自建基地等多种方式,在南北疆各地州大面积开展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自治区药品工业协会初步统计,目前疆内药材种植(含各地州自主种植)面积达400万亩。

  药材市场渠道加速畅通

  “药材好,药才好”,这是全疆中药民族药企业的共识。得益于药材的高品质,目前新疆药企生产的祖卡木颗粒、西帕依固龈液、复方一枝蒿颗粒等6个大品种药品,走俏国内外市场,每个品种年销售额已过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药民族药受市场追捧,一枝蒿等道地药材种植亩收益高达四五千元,农户种植积极性也挺高。但是,中药材除了企业订单收购,目前新疆还没有成规模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新疆药企工业药材也大多从亳州等国内药材市场采购,一部分维吾尔医药药材等还需要从中亚南亚进口。

  自治区药品工业协会会长、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成指出,新疆中药材产业发展急需市场“推手”。保证药材供应安全需要中药材规范规模化种植,同时畅通药材市场销路也很重要。

  这些天,陈金成在忙着办理中药材线上线下交易平台资质手续,这是新奇康药业投资2亿元在建的新疆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中药材科技产业园核心项目之一。

  “占地1.2万平方米、储存新疆道地药材仓储物流平台已建好,近期可以投用。中药饮片加工(精深加工)平台和质量检测平台年底能够投用。”陈金成说,即将投用的线上线下药材交易平台是国际交易平台,可以立足新疆,辐射中亚和国内,还可以对接中国香港以及东南亚市场。

  前些天,新奇康药业和全国13家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负责人奔赴北疆裕民县,与合作种植户签约,消化采购了近10万亩红花。“全疆红花种植面积为35-40万亩,占全国供应量的70%。甘草、肉苁蓉等新疆道地药材供应量,也是全国药材市场占比最高的,我们开展大宗药材交易很有优势。”陈金成说。

  陈金成表示,作为新疆中药材产业链链主单位,新奇康药业想要以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来拉动全疆中药材产业发展。

  “在地州产地做道地药材初加工和仓储,在乌鲁木齐市场建立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和市场交易,就能实现药材量的保证和质的追溯,从种植到交易、加工、物流等完善产业链就形成了。”陈金成估计,产业园项目投用后,每年中药饮片生产、交易产值可达10亿元。

  给力政策赋能发展前景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中药产业发展。国家中药大会、中医药条例发布以后,自治区也出台了相应的鼓励优惠政策,各地州市对中药材种植也有相应补贴支持。

  今年5月1日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条例》施行。《条例》要求探索建立中药材标准质量评价体系,打造新疆道地中药材知名品牌。政府要对新疆道地中药材进行产地保护,扶持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化发展,鼓励新疆道地中药材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食药物质目录等。加强中药材各环节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等。

  目前,自治区进一步优化新疆各区域中药材产业布局,确立了“发展千万亩中药材,打造千亿元产业群”的目标。按照《自治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20-2025年)》,新疆中药材产业重点布局在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准噶尔盆地南北缘、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8个地州市30个县市区。

  “做好南北疆药材种植规划布局,政府监管到位、政策配套,企业建立标准,科技人员指导田间管理、规范种植,企业收购加工药材,市场销售畅通。这样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政府、企业、学者共同参与,新疆中药材产业一定会快速发展。”黄磊说。

  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新疆药用植物达3000多种,上市的医药品种有280多个,正在研发的有100多个。“通过普查,出了38篇论文、14本著作,为全疆培养的近400名中医药人才。”作为负责新疆普查的首席专家,贾晓光对摸清新疆药材“家底”、历时12年的普查成果很满意。

  “现在是新疆中医药发展的最好时期。”贾晓光说,新疆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仅药材原料每年就能实现50亿元以上产值,经过进一步加工,产值甚至可达百亿元。中药材产业链发展壮大,不仅会促进整个新疆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更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