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6:44:30 来源: sp20241123
作者:陆彦君 ▪ 刘晓颖
从豫园商城2号门过两条马路,步行数分钟,即可抵达上海城隍庙福佑门小商品市场。圣诞刚结束,市场内的铺子一夜间换了“新装”,每一家节庆饰品店里都摆满了中国新年元素的装饰物。
在一家临街店铺里,两位顾客和店员谈下一笔价值5000多元的订单。期间,一直有人源源不断地进来挑选毛绒玩偶、红灯笼挂饰、福字贴和落地摆件。
这是钱老板经营了二十余年的老店,主要做节庆饰品批发。由于生意兴旺程度和节庆日期强相关,从万圣节、圣诞节、再到农历新年,钱老板的店铺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运营。
元旦前夕,市场迎来第一波购物小高峰。1月10号以后,购物人群数量将逐渐攀升,店员说,除夕前20天左右的生意最火。
和时间赛跑的商户老板
钱老板向记者介绍,新年的装饰品需要提前两个月联系工厂备货生产,保证供应赶得上元旦和中国农历新年。来店内进货的既有上海本土客户,也有太仓、昆山等周边地区的批发商。
店铺内的商品覆盖了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一些散客会挑选放在家里的春联和小挂饰,物业公司、企业和星级酒店则倾向于购买大型的地堆摆件。
“这种装饰摆放在公司大堂很喜庆,一天之内就卖出去了十多件。”钱老板指着门口的金色花树说。人工扎成的花树上有金色的灯光闪耀,花树下搭配了印有“福”或“新年快乐”字样的红色地堆装饰,一套价格在2000元至5000元不等。
钱老板表示,生意以批发为主,薄利多销,“一个人买两三百块钱的东西,利润几十块还不到,主要还是跑量。”
在非节假日的淡季,钱老板也会做婚庆生意,批发喜糖、喜字与拜寿礼,但他最重视的,一直是农历新年。这三年间,钱老板给新年制定的备货策略一直很稳定,“首次进货都在70万到80万元左右,再根据每日销售额调整,生意好多进一些,生意差就少进点。”
店里的一位店员介绍,用于悬挂的小型毛绒挂件通常会一次性进200至300件,卖完再联系工厂进货,避免库存积压。在商场摆放的地堆则因为体积庞大,首次进货没有进太多。地堆快卖完了,通知工厂紧急生产,十天才能到货。“这是长年合作关系不错的工厂,十天或八天能补上,不然要等更久。”
而那些带有明显龙年元素的装饰物属于年度应季商品,不可能囤积到十二年后又一个龙年,钱老板在过年前夕只会补一些常规装饰,例如春联。腊月里工厂停止生产,他也停止进货,“那个时候就有人来扫货,所有的商品都在这,再要新的就没了。”
全靠老客户支持
钱老板是浙江人。上世纪90年代,他在武汉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汉正街挖掘到了第一桶金。1999年,钱老板决定来上海打拼,“上海的消费水平比其他地方好,进货的人对商品的品质更加看重。”
2001年,上海城隍庙福佑门小商品市场建成,吸引了全国各地想要赚钱的生意人。说那时的小商品市场是黄金地段不为过,该地位置靠近游人如织的城隍庙和豫园,从上海火车站打车到该市场,耗时15分钟左右,从外滩步行至此,仅需10分钟。
几经考察,钱老板决定在城隍庙福佑门小商品市场开店,此后一干就是20多年。最开始,夫妻二人撑起了进货、库存管理、销售抄单、发货一系列环节。发展至今,钱老板拥有了三家,招了八名员工,各司其职。每日的销售数据有专人统计,缺货了就通知仓库的库管员,库管员开电瓶车几分钟即可到店补货。
据钱老板回忆,小商品市场刚开业时,“人多到挤不进来”,那时还没出现网上购物的新业态,批发商和散客们的进货渠道只有线下市场。但是形势在2015年前后有了变化,商户们体会到了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
钱老板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做网店。2008年,钱老板就尝试开过淘宝店,那时的线上购物和快递物流远没有现在普及。客户历经漫长的等待,拿到货后不满意就会退货。经历短暂试水后,钱老板还是决定回归做线下生意。
如今,电商生意日益发达,顾客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购物,省去了奔波的时间和精力,网购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同时,实体店主们也在想办法发挥线下优势,强调购买体验,强调产品“看得见,摸得着,一分价钱一分货。”
为了降低成本的同时做好品控,钱老板直接找常熟、扬州等地的工厂,拿第一手货源。“义乌小商品虽然发达,但属于二手货源,一个娃娃的出厂价如果是10块钱,到了义乌总归要加10%到15%的利润,还有托运费、人工成本和仓库费用。”长期经营实体店,钱老板积累了不少忠实客户,他的店铺会给固定的星级酒店供货,如果想买的货在他的店铺没有,酒店会直接委托钱老板代买货物回来。
正是这些老客户支撑着他挺过了疫情三年的萧条。
缓慢复苏,保持信心
2020年的疫情让小商品市场的商户们措手不及。钱老板回忆,鼠年元素的商品因此滞销,“报废了有七八万元的货。”但钱老板对此很豁达,生意照常做,店铺依然开。
记者采访了解到,市场内的租金按照区域位置有不同的价格,偏内部的有10万元、20万元一年,靠近街边的黄金位置在四五年之前高达48万一年。受疫情影响,过去两年商铺租金确实有所下降,一些高价的铺位甚至降到了20多万,但今年开始租金开始上调,一些商铺的租金上涨15%-20%。此外,商户们还要每个月缴纳物业费,如果想开一家20平方的店,一年的物业费也要一万多元。
2024年是完全摆脱疫情大流行影响的首个新年,这一年新年饰品的市场生意在复苏,不过想回到疫情之前2019年的行情,不少商户向记者表示需要更多的耐心。
“现在大的订单有一万元,小订单上百元、上千元的都有。行情恢复起码需要三到四年。”钱老板说。
记者注意到,随着新年的临近,前来小商品市场选购年货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上海本地人王姐在上个月回国探亲,50多岁的她在十多年前跟着家人移民美国。她告诉第一财经,她年轻的时候每年逢年过节都会和自己的母亲来这里选购一些小饰品,“当年这里的生意还是很好的”。后来移民美国,每次回国,王姐依旧会习惯性地来逛逛,因为“这里东西多,要啥有啥,琳琅满目。”她回忆在小商品城买过各种中国风格的冰箱贴、小屏风还有折扇,后来都当成了伴手礼送给同事和邻居,对方都很喜欢。
“对我们这种年纪大一些的人来说,这里就相当于一个MALL, 店里的东西看得着,摸得到,看到什么喜欢,可以当场买下来,也不用(像网购)一样等。买得多,还可以讨价还价,现在可以议价的地方也不多了呀。”她说。
像王姐这样“念旧”的顾客依旧会陆陆续续光顾,而经历疫情波折的商家们也还是保持着信心。
多位店主对第一财经介绍,龙年是中国人极为重视的年份,每个单位几乎都会买装饰。“龙年是大年,上一次龙年生意就很火爆,今年也不会差。”钱老板说。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