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大学生求职:明确目标、提升自我,积极走好就业路

发布时间:2024-12-01 07:06:01 来源: sp20241201

原标题:专家支招大学生求职:明确目标、提升自我,积极走好就业路

又一度“春招”开启,高校毕业生们又开始忙着投简历、参加笔试面试。今年就业季,不乏新变化——

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在连续增长8年后首次出现下降趋势,同比减少了36万人。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离开大城市,选择返乡或到二、三线城市就业。

…………

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之路,充满着希望,却也少不了困惑与迷茫。他们渴望得到哪些暖心帮助?为帮他们走好求职路,又该提供怎样的贴心指导?为此,记者通过采访,梳理出学生们关心的几个求职问题,并邀请专家学者为其解答疑惑。

明确长期职业方向

学生提问:毕业在即,就业与深造,究竟怎么选?就业市场机会多、变化多、风险也大,怎样选择更合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研究员薛新龙:高等教育阶段,如何在深造与就业之间做出适切选择,一直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问题。就业与深造的路径规划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学生在做选择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一要明确目标,锚定职业发展方向并持续努力。无论在哪个学习阶段,提高就业竞争力都是核心任务。即使已经步入职场,大家也可以通过参加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或攻读专业学位等方式继续深造。就业与深造并非对立:深造可能会帮助个人改善就业状况,就业也不代表失去了深造的机会。很多学生之所以迷茫,主要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缺乏清晰认识。如果能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明确长期职业方向,并据此建构知识技能体系,那么很多学生在面临选择时,就能更加从容淡定并做出合理规划。

二要探究规律,在专业与行业分析上做足功课。不同专业的就业方向、知识技能要求及学历层次需求差异明显。学生需结合个人的志向兴趣及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收集相关信息,明确意向岗位的准入门槛、胜任要求、晋升条件等,合理规划发展道路。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研发和知识生产类职位逐渐增多,劳动力市场对创新研发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一些传统行业的非技术类职业,也开始对技术或综合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大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改革可能滞后于市场需求,因此学生们可通过课程选修、辅修学位等方式,构建符合就业目标的知识技能体系。

三要审慎思考,切勿盲目跟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新兴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传统就业结构造成了较大冲击,开辟了许多新的就业领域。学生应正视个人发展差异,不应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行业或高学历,而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职业发展目标把握就业与深造的时机。学生也应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特长,提升工作效率,并在工作中继续学习,持续完善自身的知识技能体系。

迅速完成身份转换

学生提问:去年“秋招”未找到工作,今年“春招”我该如何应对?由于求职不顺导致的失眠和心理压力,又该如何调节?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岳涵: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必然会造成学生短期内的压力与焦虑,此时切莫惊慌失措、乱了阵脚。学生可以向学校就业指导经验丰富的老师或已顺利就业的学长学姐寻求帮助,进一步学习借鉴求职面试的实战经验,切勿将自己关在宿舍“胡思乱想”。同时,与其他工作未定的同学多交流,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也能较为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

我还想提醒的是,这一阶段茫然和焦虑只会耽误求职准备的时间,大家不如重整旗鼓,彻底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进行复盘,想一想去年“秋招”时自己的综合能力是否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相匹配。如确已达到岗位需求标准,就应进一步思考自己的就业能力短板是什么,并进行针对性补强;如未达到需求标准,在这次“春招”中,就应扬长避短,选择应聘更加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

此外,大家在找工作时,一定要迅速完成学生与求职者间的身份转换。在应聘前,首先,需要对当地各目标行业企业及单位岗位的薪酬标准、工作稳定性、工作时长、工作环境、管理组织等情况进行细致调研,而不是简单地依赖家人、同学、朋友带给自己就业的消息和意见。其次,要尽可能努力争取目标就业岗位的实习机会,亲身实践更能检验出自身的真实就业素质能力,可以快速倒逼自己提升相关潜能。最后,要持续提升自己的抗压耐挫承受力,回顾毕业论文答辩时面对质疑的“脸红心跳”与“挫败感”,面试应聘时也常会经历相同场景,因此要提前做好抗压耐挫方面的自我心理建设。

重塑就业认知和观念

学生提问:我大学毕业快两年了,考过公、考过研,也试图找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但结果都不理想。现在,我该如何调整,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晶:当前,高校毕业生总量连创新高,导致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有所增加。尤其是部分大学生热衷体制内稳定工作,使得考公、考编变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能闯过“独木桥”。在考公、考编未果后,学生应重新审视自己是否存在就业认知偏差,如对就业市场实际情况缺乏深入了解,缺少职业目标的探索和确立过程,对就业迷茫而踌躇不前等。为纠正就业认知偏差,学生可结合目标管理做好职业规划,即从自身兴趣、能力和城市偏好出发,结合专业在就业市场的定位,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并细化为可实现的阶段性小目标。在做好职业规划的同时,还应提高心理韧性、加强情绪管理,积极完成职前与职后的角色转换。

具体来说,一方面,开展情绪管理,反思职业规划。学生应学会控制情绪,正视失利,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就业竞争,从而发现自身职业规划的不足。如职业目标设定是否过高而自身条件难以匹配,抑或就业城市是否局限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大城市等。此类职业规划既忽视了自身条件,也没有充分考虑实际就业形势,容易遭遇挫败。

另一方面,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从职业发展目标来看,“先就业”和“再择业”只是职业发展中的阶段性目标,是学生整个职业发展的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应在初次就业时适当降低就业期望,不强求“一步到位”,不盲目追求长期稳定的工作。如果学生特别青睐体制内工作,可关注国家基层就业政策,通过参与“选调生计划”“三支一扶”等国家和地方项目,充分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扎根基层发展事业,为实现人生价值奠定良好基础。

基于发展需求灵活选择就业地

学生提问:如今,我感觉身边的同学们对大城市的执念越来越少,很多人倾向于返乡或去二、三线城市就业。我是否也应该像他们一样?

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教授许涛:近年来,离开“北上广”现象备受关注。全社会应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予以年轻人充分支持。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长期因繁荣的经济、包容的文化以及更多的机会等吸引着高校毕业生。然而,高昂的房价、沉重的职场压力等因素,又导致部分毕业生在大城市难以立足。而二、三线城市和家乡日益增多的就业机会、较低的生活成本以及较慢的生活节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前去就业。

在我看来,个人主观偏好与逐渐缩小的城市差距等客观条件,共同构成学生选择就业地点的重要考量因素。首先,要考虑个人的事业追求和职业前景。“北上广”等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追求事业成功和个人发展的学生来说,留在大城市的确是很好的选择。然而,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的加速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二、三线城市和“北上广”的差距越来越小,那里的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大型企业来此扩展业务。因此,这些地方急需大学生等高水平创新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学生前往这些地方就业,既能实现自身价值,也有助于家乡或二、三线城市的经济转型与持续繁荣。其次,要考虑个人的生活目标和人生志趣。如果重视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以及对家乡的感情与亲情等,那么返乡或选择二、三线城市更佳。

总之,学生应基于个人的事业追求、职业规划以及对生活和未来的期望等,做出理性、适切选择。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能停止学习与自我成长。

(记者晋浩天 通讯员李嫱)

(责编:李依环、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