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4:41:24 来源: sp20241122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题:大道同行 和合共生——“一带一路”中的天下大同理念
新华社记者柳丝
“今天,我们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共商‘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潮流的沿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这样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深度契合。
穿越千年 联通世界
今年6月11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第一阶段考古调查工作顺利结束。这两艘明代沉船,一艘载着运往海外的中国瓷器,一艘装着运往中国的东南亚原木,印证了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忙。
阡陌交通,舟楫纵横。古丝绸之路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既是跨越山海的贸易通道,又是人文社会的交往平台,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东方智慧,穿越千年。昔日,古丝绸之路开启东西方交流的大时代,架起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桥梁。今天,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一带一路”,秉持中华文化“天下大同”“天下一家”理念,致力于促进国家间互联互通、交流合作,为全球化发展进程掀开新的一页。
9月21日,今年第一列“中欧班列-进博号”满载着第六届进博会的展品从德国杜伊斯堡发车。“钢铁驼队”奔驰在铁轨上,将欧洲与中国相连。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运输近700万标箱,合计货值超3000亿美元,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德国班列运营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塞尔·施泰因表示,“一带一路”连接中欧,促进了经济发展,希望今后中欧物流合作能取得更多新成果。
距离杜伊斯堡约4小时车程的易北河畔,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繁忙运转。9月24日,来自中国的超大型集装箱船“中远海运室女座”号入港。目前,汉堡港通过15条航线与中国主要港口相连接,其处理的集装箱约有三分之一来自或将运往中国。汉堡港务局首席执行官延斯·迈尔说:“汉堡港可以与中国港口通过加大业务合作,畅通海陆供应链。”
一座座“连心桥”、一个个“繁荣港”、一条条“幸福路”,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铺展:佩列沙茨大桥,架起克罗地亚人心中的“梦想之桥”;瓜达尔港,从昔日人烟稀少的渔村变成中巴经济走廊的“明珠”;中老铁路,让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2013年以来的十年间,“一带一路”从理念化为行动,从愿景变成现实,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专家斯特凡·奥森科普这样评价:“一带一路”是人类历史上在开展全球合作方面一个非常全面的平台,是一项“伟大的文明工程”。
开放包容 文明互鉴
明月如钩,落日黄沙,敦煌莫高窟伫立千年。在第323窟北壁,绘制于唐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图”生动描述了古丝绸之路的起源故事。
9月6日,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的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敦煌开幕。敦煌汉简、土库曼斯坦乐器、巴基斯坦犍陀罗艺术文物……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件展品展示了不同文明的传统和艺术,把人们带入丝路历史的时空隧道,呈现千百年来不同民族共同谱写的友好交流篇章。
“丝绸之路上文化、城市、居民的进步和发展都有其原因可寻:人们在从事贸易沟通、思想沟通,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哲学、科学、语言和宗教方面,人们从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拓展。”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这样写道。
西班牙《起义报》网站刊文说,古丝绸之路的创建、存在和长达多个世纪的运转证明,即使分属不同文明,人类也可以和谐共处、共享和平。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合共生”“和而不同”,中华民族自古胸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真挚情感。共建“一带一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彰显了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多元文明交流对话搭建了广阔平台。
从沙漠戈壁中的莫高窟一路向南,数千公里外柬埔寨的热带雨林中,来自中国的“文物医生”正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进行保护修复工作。从周萨神庙到茶胶寺,中国文物修复专家帮助吴哥古迹重获新生。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秘书长、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副国务秘书贡维列今年9月初在北京参加“和合共生,文明互鉴”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时说,中国同其他国家为保护和开发吴哥历史遗迹所采取的行动,是国际团结合作的突出例子。
中国援助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建筑群修复项目文物本体维修圆满完成,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同心协力让残破的希瓦古城再现光彩,中国与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队让神庙实地景象和出土文物重现于世人面前……近年来,从推动中外联合考古,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携手点亮文明交融之光。
正如韩国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所言,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命运与共 同启未来
“自从人类文明出现以来,人们一直需要通过互联互通和合作来打造共同的未来。几千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使亚欧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交流。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及其民众需要一项倡议来打造共同的未来,各国都意识到其日益重要的意义。能够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议之一就是‘一带一路’倡议。”巴基斯坦“一带一路”问题专家凯瑟·纳瓦卜这样评述这项倡议对于全人类的意义。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世界既有分裂对抗之危,也有团结合作之机。历史的钟摆朝向何方,取决于我们的抉择。致力于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齐头并进,“一带一路”顺应时代潮流,为破解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增进世界人民福祉贡献了中国智慧。
根植历史,面向未来;源于中国,惠及世界。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将自身发展经验和发展机遇同各国分享,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立己达人、兼济天下的情怀与担当。
“一带一路”不是某一方面的私家小路,而是各方携手前行的阳光大道。十年来,“一带一路”在各参与方共同努力下,已成为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合作平台,“一带一路”相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已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的重要成果文件,激荡起日益广泛的全球共鸣。
阿根廷国立拉普拉塔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塞瓦斯蒂安·舒尔茨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全球倡议,在全球秩序出现系统性危机的背景下提出文明间对话。这是一个真正的反霸权提议。”巴西中国问题专家小若泽·雷纳托·佩内卢皮指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一条商路,更是一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之路。“回顾这十年,我们对‘一带一路’倡议所描绘的未来感到乐观。未来应是基于共享、包容、合作的,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够并且也应该享有和平与繁荣的果实。”(参与记者:杜哲宇、魏一骏、曹佩弦、檀易晓、康逸)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